首页 > 专题 > 吴永升老师专辑 > 由“皇帝女儿不愁嫁”到行业中名优品牌……

由“皇帝女儿不愁嫁”到行业中名优品牌……
1482231684   评论:0 点击:

河南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兴建于上个世纪计划经济时期,是一家专业生产锭子的国有企业,那时候实行的是“统一规划、合理分工、专业生产、全国成套、统一分配”的方针,企业按照计划生产,产品统一分配,“皇帝女儿不愁嫁”。如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的产品进入市场,实行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锻炼和造就了河南二纺机的成长。锭子每年稳产几百万套,可以说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着行业中名优品牌产品生产。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创新驱动,科技支撑,靠的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企业的定位十分重要。包括企业的社会定位,确立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的产品定位,确立企业的产品生产和发展方向。

锭子在纺织工业中既是一种悠久的传统产品,又是一种高科技含量的高新技术产品。早在黄道婆纺纱织布年代就有锭子,到1.0工业革命机器纺纱时代也得有锭子,如今进入工业4.0时代,纺纱仍然离不开锭子。名称都叫锭子,但锭子的结构、性能和技术水平,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以往则无法比喻。

锭子的类型、品种、规格繁多,在棉纺、毛纺、丝绸和化纤深加工行业中,只要有加捻、复捻、倍捻的工艺技术,都需要有不同类型的锭子,只不过是名称相同,结构类似,性能却完全不同。无论哪一种锭子,真正能做好、做精,符合纺纱工艺技术要求可却是不易。国际国内同类产品生产的企业都一样,都不能轻视这个小小的锭子。“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是这个道理。

几十年来,河南二纺机也不敢说把锭子做得很好、做得很精,也不能说用户十分满意,但能够在企业确立的社会责任和产品定位的基础上保持着稳定的生产,保持着自己名优产品的品牌定位。

十年的锭子生产,可不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年如一日”的简单再生产,而是根据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纺纱机械高速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要求,实现锭子能在高速运转下实现振动小、噪声低,节能、节油,运转平稳、寿命长,还得配合主机的功能结构变化,便于安装,便于维修。所以锭子的结构、性能、生产必须符合纺纱工艺技术要求。在继承传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再创新。

的确是这样,他们实现了传统技术的再创新。近几年来,锭子的产品系列从12系列,发展到32系列、41系列、51系列、61系列,直到现在的68系列,实现了发展高端,提升中端,淘汰低端,一代高过一代的螺旋式上升。

系列型的换代,可不是表面形式上,而是内在的技术结构与技术含量,有质的变化,有质的提高。比如,锭杆选用的材质提高,锭杆传统的热轧料坯成形工艺由车削替代。锭盘的材料也由铸铁件改为钢件,锭盘直径也有多种规格以适应不同的纺纱工艺。锭杆的热处理技术、锭杆配轴承位置的精加工、超精加工以及精细的研磨加工,使其精度达到0.005 mm,圆度误差控制在0.0015 mm,表面粗糙度有所降低,制造的精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锭胆是锭子的心脏,锭胆的结构、性能通过创新都有了质的变化。由外部配套供应的锭子轴承技术标准也有相应的提高,内径的规格尺寸、公差配合,都与锭子性能的提高要求相适应。

同样的名称叫锭子,可与传统的相比都有了质的变化。当然,技术的进步可不是一步登天,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现不断提高,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看起来很神秘,但当你掌握规律,摸清原理之后,并不神秘。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去思考、实践,都可以实现。

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来自国内外市场,来自用户。经常而及时地了解用户,特别是从实践经验操作者手中了解到他们的经验和改进措施,十分难得,这是实现锭子不断创新的源泉。

再者,河南二纺机比较早的就与境外一家知名锭子生产企业建立了合作生产锭子的基础,工艺技术的相互借鉴、渗透同样是锭子实现不断创新的源泉。

不管来自境内还是境外的技术都不能原地不动,都需要通过相互借鉴或相互移植实现再创新。老实讲,科学技术是相互渗透相互移植的。化纤的聚酯原理来自我国祖先的面粉和面工艺而发展的。化纤纺丝技术来自我国压饸饹面的生产原理而发展的。化纤牵伸工艺来自我国兰州拉面的工艺而形成的。面粉和不好形不成拉面,聚酯酯化的状态不佳不会纺出好的丝来。道理、原理都一样,看你怎么实践,怎么发展。光杆锭子、铝管锭子,锭杆的精细加工技术,锭尖的锥形加工技术,锭胆结构的改进提高,锭子和锭子轴承直径形成多种尺寸规格,使得锭子适应细纱机20 kr/min~25 kr/min的高速度、多品种以及细纱机落纱的要求。这些技术都是互相借鉴得来的。

通过创新实现不断改进、提高可不是蛮干,而是要有科学的测试手段和数字依据。他们通过对每种零件以及锭子的动态性能分析,经过系统的检测,有了科学可靠的数据之后,才逐步实现的。

实践证明,技术创新没有界限,没有止尽。

单项技术的提升是基础,形成合成技术实现产品的创新才是目的。锭子有十几种零件组成,每一种零件又是由若干道工序而成,工序合格,零件的技术标准才能实现最终的优良配合。和武装部队的练兵一样,单一军种难以形成战斗力,要多兵种的相互配合形成实力。

锭子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实现公差配合的尺寸要求,否则零件公差的配合、尺寸递延到产品总装就很难达到锭子总体的技术要求。

锭子能在20 kr/min~25 kr/min高速运转中振动摆幅企业内控指标,都在0.02 mm之内,锭子运转产生的噪声同标准相比也降低了2 dB~3 dB。实现最终的技术指标来源于零件加工精度的配合。有了这个基础,实现锭子运转中稳定、可靠,保持着锭子的名优产品生产。

通过创新驱动科技支撑,既体现了产品技术,也体现在过程技术之中,同时还要有科学的组织管理技术的密切配合。科学的组织各方面力量,实现零件和总装的专业生产线,建立严格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现场管理,特别的定置管理。通过全员参与、实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现大众创新都是不可缺少的。

紧密围绕锭子生产的定位不变,继续研发创新提高保持名优产品生产,不等于不能围绕锭子同时向服务领域延伸。他们在围绕锭子的配套服务工作中,继续做了锭子润滑、智能加油系统,锭子的运转温度、测温装置,测试锭子在空载、运转、承载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温度变化,设计制造了锭子总装测试中的同轴度和垂直度的检测工具等等。服务于锭子的使用全过程,同时也是对锭子的基础性研究积累资料,为进一步改进提高打基础。

纺织工业内延式的简单再生产需要锭子,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也需要高技术高水平的锭子。锭子产品生产是一个大舞台,只看有识之士能不能做好、做细、做精,在这个大舞台上大显身手。

错误报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