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金轮•金猫杯”2017’纺纱织造智能驱动 器材专件创新发展专题论坛 > 头条︱听听一线纺织人谈“智能”(上)——“金轮·金猫杯”开封智能化会议会前热身

头条︱听听一线纺织人谈“智能”(上)——“金轮·金猫杯”开封智能化会议会前热身
1505888836   评论:0 点击:

我们离“智能化”还有多远?

纺织行业智能化发展水平如何?

 

   为了摸底纺织行业智能化情况,梳理思路,更好服务行业,“金轮·金猫杯”2017’纺纱织造智能驱动  器材专件创新发展专题论坛会议筹备组精心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并通过实地走访获取一线纺织人的“智能化”观点。

 

    此外,“纺织器材在线”官方微信日前也推出《头条|纺织智能化离你有多远?》之“聊聊你心中的智能化”获取更多纺织人的观点。

通过多方“取经”,目前已形成较为丰富的“观点群”,下面是一些精华答案,一起听听纺织人谈“智能”……

 

问题一: 在选购产品时,您对纺机及器材专件的性价比如何考量?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0%以上的纺织人对于纺机及器材专件的性价比考量的观点是“性能优先,兼顾价格”。同时,部分“被问卷者”指出一定要考虑售后服务,维护保养,节能降耗等。

问题二:新推出的国产设备,自动化程度非常高、配套器材专件综合性能也较高,您会尝试优先选用吗?

    90%以上的“被问卷者”表示会优先选用,也有少部分表示会少量试验,还有极少数表示价格合适的话会尝试,对新产品的尝试有很高的期待,支持国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问题三: 您认为目前国内哪个纺织厂智能化水平相对最高?您判定的依据是什么?

     “被问卷者”普遍认为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如意纺织有限公司,山东华兴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等纺织企业的智能化水平较高。

    评定的依据兼顾以下几点:① 自动化程度高;② 产品附加值大;③ 设备维护保养方便,维修、维护成本低;④ 数字化,质量在线控制,数据监控到位,快捷、准确;⑤ 效率高;⑥ 节能;⑦ 高效;⑧ 用工少,缓解用工紧张,降低人工成本;⑨ 产品质量高。

问题四:若贵单位推行智能化改革,您认为遇到的最大困难将是什么?行业智能化推进的瓶颈又是什么?

欧怀林:最大的问题与瓶颈在于投入与产出能否获及更大效益的问题。

雒书华:成本、老机改造难度大。

孟昭民:领导重视,设备厂家与企业紧密结合。

王林兴:① 企业定位和下方发展的制约;② 电气控制系统的寿命和维护成本。

张现杰:是否和公司的实际使用环境相配套。

何明光:理念。

谢鲁愚:资金投入和缺乏技术人员;最大瓶颈是设备维护人员的维修水平。

刘冬蕊:最大困难是硬件设施厂房、设备型号杂、企业发展的理念等。行业智能化推进的瓶颈各企业整体装备参差不齐,生产管理系统信息化基础薄弱。

赵春田:最大的困难是硬件设施、设备方面。

张亚兵:员工素质文化水平低,管理层的认识和设备本身的制约,技改等。

许敏敏:技术的后期跟进及推广。

杨旺全:资金、投入产出比。

王  艳:设备老化改造费用大,起不到预期效果。机电一体化人员缺少,及随着使用年限增加造成维修成本增加。

赵巧妮:智能化需要精通数字化管理的人才,传统纺织企业欠缺此类人才。

杨夏锋:资金成本太高,维护成本高,技术工人要求更高。

崔晓娣:困难是地域限制

宋焕文:设备状态年限长是一大难点。

韩  刚:设备年限太长。

石立勤:设备状态。

刘俊杰:最大困难是技术培训。智能化推进的瓶颈是员工文化程度低,学习力差。

刘晓燕:公司现在正在进行智能化改革,最大困难是各设备厂家、软件系统的精诚合作。行业内瓶颈是现有使用设备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低,贵在坚持!“人”的心态也很重要。

张梅英:设备使用,专件的智能化管理,产品在线检测的自动化、数据化实现是较大的难点。主要瓶颈是:目前设备的自动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对推行智能化来说投资较大。

李  琴:纺机设备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以及在线监测水平较低。

王小梅:最大困难是资金,瓶颈是技术力量。

张栓平:用工优是设备维修等技术员工缺少,瓶颈是技术、操作、维修培训。

王士合:我公司进行纺织智能化改造,最大的困难是自动化程度低、智能设备少。推进的瓶颈为成功的模式少,投入成本高。

崔素贞:最大困难是公司员工老龄化,技术性能和设备性能较难掌握及厂房限制。推进的瓶颈为纺织厂用工紧张、招工难、减少用工必选!

朱  英:① 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才能保证高投入的回报,回收周期有多长;② 如何解决多品种、小批次、勤换纺的问题。

刘广杰:思想观念的转变。

刘建龙:资金投入大、投入回报期长。

甄淑娜:设备陈旧、型号差异大。老厂设备排列,新厂智能化投资回报率。

高立新:旧设备的排列位置现不能实现智能化改革。

吉宜军:如何适应小批量、多品种、智能化、定制化、个性化的需求,智能化必须与各企业产品结构、产品质管、产品定位结合。如何推进行业智能化,推进瓶颈在于定位的成熟度、适应性、投入产出比,必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开展。

李衍田:① 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缺乏;② 目前纱线利润不高;③ 细纱机器人接头。

邱卫兵:最大的困难是老厂改造的成本远比新厂要高。瓶颈是成本。

熊  军:主要是资金问题。

陈文利:资金、技术人才。

罗秀丽:最大的困难应是资金问题。

李亦农:成本、投入回收期、投入资金大。

刘晓琦:专业人才的流失以及后续储备的薄弱是影响我们企业智能化改进的最大障碍。

陈伯和:专业人才缺乏。
 

众多一线纺织人的答案是否对您有所启发?

您是否有不同观点?

请在下方“写留言”处写下您的观点,或者直接后台留言即可。

希望通过此平台,在企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互动交流,为纺织行业及器材专件行业尽绵薄之力。

 
错误报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