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器材访谈 > 正文

山 行——访安徽八一纺织器材厂
2012-10-20 17:19:14   来源:纺织器材   评论:0 点击: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前进,层层叠叠的树影忽远忽近,大朵大朵的红色、黄色、绿色直逼入眼,连阳光也变得斑斓起来。脚下,时不时闪过平铺在路边晾晒的瓜蒌皮,金灿灿的正跳跃着午后的阳光,氤氲起一阵淡淡的甜香。我便在这若有若无的甜香里,开始了我的采访。

那曲曲折折的山路呦……

       潜山县,全国有名。它的“名”,不在于辈出的人才,不在于优美秀丽的景色,而在于它的“穷”——作为首批国家级贫困县,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22.5万群众生活在温饱线以下,而处在深山区的槎水,其贫困的程度是难以想象的。生存,这个平常不过的词语,在这里,被赋予了最不平常的艰辛,疾病、饥饿、严寒……没有顽强的生命力,生命便似昙花一现,倏忽便消失了踪影。那曲曲折折的山路呦,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年轻的、未及绽放的生命,包括华文亮的兄弟姐妹,包括华文亮依依不舍的母亲。
      恶劣的环境,造就了坚毅的人。当沉稳,内敛,高中学历的华文亮面对1981年改革的春风时,并没有过多的惊慌失措,而是协助父亲,带领八一人,成立了槎水八一联合加工厂——这,就是八一纺织器材厂的前身——主营有机玻璃工艺品、卫生清洁用具、纺织用毛刷等小商品。而华文亮,主动辞去了校办厂的“铁饭碗”,甘心回到这个小厂里当一名推销员,为这些从未走出过大山、只知生产不知销售的普通农民把那些毫不起眼但是“金贵”的产品卖出去,换成钱。
       曲折的山路,装满货物的人力大板车,瘦瘦的年轻人,倔强伸直的脖子,紧绷的脊梁,扛着朝阳,踩着星辉,成了大山深处持续多年的剪影。
       加工厂,在这一车车的货物里发展起来了。华文亮从市场上搜集回来的信息,又用以指导生产加工小五金、玻璃钢制品、纺纱纸管等产品。工厂的规模一点点变大,实力一点点增强,贫困的山区群众第一次尝到了创业的甜头,生活水平在一步步提高。
      80年代末,华文亮在一家纺织企业销售纺纱纸管时,得知纺织器材产品供不应求,尤其是胶辊胶圈。敏锐的他,一下就抓紧了这个市场信息,但是——什么是胶辊胶圈?软磨硬泡,终于搞到了一个用废了的胶圈。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废品,就为华文亮的人生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为八一厂,谱写出了一段重强音!
       卖纱管“卖”来的信息可靠吗?没有任何基础的小厂能生产这样高科技的产品吗?办厂批件从哪来?钱从哪来?技术力量从哪来?困难,如同那蜿蜒的、望不到头的山路,一个一个接踵而来——除了一颗赤子之心,华文亮什么都没有。但是,就是凭着这颗赤子之心,华文亮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1991年初,新产品试产成功。同年,经陕西纺织器材研究所检测合格,当年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华文亮也在信任期盼的眼光中走上了厂长的岗位。此后,八一纺器几乎是一年一个新台阶向前飞驰:1994年,八一的产值突破了千万元大关;1998年经济危机,八一以优质的产品质量、诚实守信的作风,在同行业中被公认为最好的售后跟踪服务体系,变危机为商机,迅速地扩大了市场份额,企业进入全国50强行列;1999年,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2002年,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3到2004年间,华文亮果断决策,投入资金2000万元进行设备更新,使八一的生产设备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先进水平,为企业发展卯足了后劲。安庆华茂、江苏华芳、山东鲁泰、华润集团、京棉集团等一大批国内一流企业的使用,使八一的BYC系列胶辊胶圈声誉鹊起,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获得国家科委“中国新产品新技术交易博览会”金奖证书,被中国纺织总会评为“重点推荐产品”、安徽省优质产品,畅销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一千多家大中型纺织企业,并出口巴基斯坦、泰国、缅甸等国家和香港地区。“潜阳”品牌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八一纺器也荣获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先导型企业、省明星企业等称号。
       问及华总为什么选择胶辊胶圈这个高端技术行业,华总说,“只有进入高新技术行业,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才能把企业做大,才能改变山区面貌,才能真正带动一方脱贫致富!”

相关热词搜索:—— 安徽 八一

上一篇:兴业首先要利器
下一篇:从大政方针里寻找解困钥匙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