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器材访谈 > 正文

如何把小变大
2012-10-20 15:56:08   来源:纺织器材   评论:0 点击:

        纺织机械的质量、运行稳定性,直接决定了纺织品的质量,而纺织企业的现场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纺织器材的质量水平、精度及运行稳定性对纺织企业的生产和纱线质量也至关重要,器材生产厂家对此也逐渐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不断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提升纺织器材的质量和精度。
  纺织器材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产品检测等全过程质量管理与纺织机械有着千差万别。“小”产品如何做出“大”质量?日前,记者分别采访了无锡市振华纺织橡胶器材厂厂长沈林源和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崇明。
  记者:国产纺织机械和纺织器材与国外先进设备的差距除了技术水平以外,产品质量也存在很大差距。您认为我们的纺织器材与国外高档产品的质量差距表现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
  沈林源:就产品质量而言,国产纺织器材与国外优质产品的确存在着一些差距。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技术方面的原因,国内很多器材生产企业的安装精度和国外企业存在很大差距。欧洲一些企业对产品加工不仅态度认真,对产品精度要求也近乎苛刻,零件加工要求不能有丝毫误差。而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则要稍差一些,并且时常存在凑合的想法。比如国内一些企业有时存在零件钻孔加工定位不精准了,换个地方再打,只要能装配上就算合格,而这种情况在欧洲一些国家基本是见不到的。总体来说,这种产品质量的差距是企业管理意识、文化差异、员工素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叠加产生的。
  杨崇明:国产纺机设备器材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质量上存在差距的原因主要与工艺的稳定性、一致性和操作者的素质好坏有直接关系。此外和原材料使用也有很大关系,纺织器材原料涉及的种类繁多,对材质的要求较高,但是国内材料的供应渠道多且杂,而且对材料的研究和评估标准不统一,因此原料质量不稳定,大量原材料仍然需要进口,这就给纺织器材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增加了难度。
  记者:有观点认为,优质的设备是设计、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测出来的,对此您怎么看?纺织器材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应如何开展产品检测?
  沈林源:产品是制造出来的,高质量的产品不仅需要先进的工艺和加工设备,同时还需要员工的素质以及各个检测环节的有效配合。只有把各个环节都把握好了才能真正提高产品的质量,单靠检测是无法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杨崇明:纺织器材的设计、制造离不开检测。检验工作对于产品质量具有很好的把关作用。国内纺织器材企业生产情况与国外企业存在许多差异,加工过程中的员工素质、责任心以及情绪波动都可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严把检测关。
  金猫纺织器材公司一直以来都是围绕质量管理工作展开的,从原料、工艺验收等各环节加强控制。在产品生产全过程,公司坚持实行生产员工自检、质量检测员专检、下道操作人员复检三道检测关。如果自检环节和专检环节都不能把好关的话,在下道工序操作者检查出次品以后,会及时将产品返回上道工序;同时还会追究自检和专检人员的责任,并对操作检测工序进行奖励。金猫公司强调一次合格率指标,将产品的一次合格率和工人的绩效工资挂钩考核。
  记者:质量控制不同于产品的事后检测,而是为保证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出厂质量达到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作业技术检查和有关活动。质量控制常常被视为质量保证的基础,可见它对一个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性,那么纺织器材企业在质量控制上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沈林源:作为一家专业的纺织橡胶生产企业,为抓好产品质量控制,我们严格执行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并沿用了传统管理方法中的全程质量跟踪制度,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强化了内部管理制度,实施了从内部投入到产出的闭环循环方式进行产品质量的全程跟踪,并对产品的制成率与合格率进行严格考核。
  此外,无锡振华还在产品质量和降低消耗等方面做足了文章,实施了从源头倒过来考核各种消耗指标,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举个简单的例子,100公斤的橡胶原料可以做200支胶辊,最终实际只获得了195支成品,我们就要核实其余5支哪里去了。即使制成的这195支胶辊也不一定都是合格的产品,这存在一个合格率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企业内部实施了指标分解考核的制度,建立了3个内部仓库,原料、半成品都要依次经过这些仓库,进行收支登记,最终实现严格控制成本消耗的目的。经过添加补强剂等助剂处理以后的炼胶出库后进入第一个中间库,在库内进行炼胶重量登记后,按照胶量多少配发相应分量的其他原料到生产工序进行加工,经过加工制成的半成品,会再次进入中间库进行登记和下一轮的配发工作。通过这种层层把关的方法,企业内部成本消耗可以控制在比较令人满意的程度,同时产品质量也能够得到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
  杨崇明:金猫纺织器材公司的产品具有流程长、品种多、批量生产的特点,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厂一般需要经过20多道工序,如果不加强质量控制产品质量是不可想象的。
  鉴于国内纺织器材加工技术、人员素质等现状,我认为仅靠设计、制造控制产品质量还是远远不够的。加工设备对质量保证具有一定局限的,比如现在我们企业钢丝圈表面处理等一些工序还要通过手工操作来控制才能完成。当然产品质量的提高需要重视制造,先进的设备控制产品一次成型,在工艺操作上执行严格管理是生产好产品的有利保证。
  记者:作为一家纺织器材生产企业,应该如何细化质量管理工作?
  杨崇明:质量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客户到企业厂房参观,通过察看车间的装备、工艺以及检测、管理水平之后,就可以知道产品质量是能够保证的。对器材生产企业管理层来说,就是要做到质量控制各环节尽在掌握之中,管理人员不到现场就可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做到一切环节都可以追溯到原始记录、做到可以分析、控制;做到想到的东西要写到,写到的东西要做到,做到的东西要见到。
纺织器材企业要从深层次解决质量问题,应该从技术装备、工艺方面进行改进,从管理、考核、检验、控制、奖惩等方面进行完善,从材料制成率、一次合格率、生产效率进行提升。这些都需要企业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因此优质产品不可能是低价产品。
 

相关热词搜索:如何

上一篇:龙永图:纺织服装业永远是朝阳产业
下一篇:差异化产品抓住客户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