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大型纺企倒闭时,这家佛山纺企却成为“专利富豪”
2017-08-09 16:33:54   来源:   评论:0 点击:

沿江路溢达东公交站对面,立了三根旗杆,那就是溢达纺织。每次接待来访人员,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溢达)传讯部主管李克华如此向

 

“沿江路溢达东公交站对面,立了三根旗杆,那就是溢达纺织。”每次接待来访人员,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溢达”)传讯部主管李克华如此向对方提醒溢达所在位置。浅灰色的工厂大门并不引人注目,很难想到,Hugo Boss、Lacoste、RalphLauren、Tommy Hilfiger等全球知名品牌的面料和成衣,从这里出发走向世界。

 

 

位于佛山高明的溢达是由香港溢达集团于1988年投资设立的大型产品出口型及高新技术型纺织企业,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地。2016年溢达总产值近60亿元,销售额达52亿元,出口额达5.3亿美元,生产棉纱达7600吨、全棉针织布近2万余吨、全棉色织布1.1亿余码、成衣达3700万件。

在最难自动化的行业推自动化

 

与知名品牌合作获得大量高附加值订单,在行业不景气时依然使企业保持稳步前进,溢达靠的是不断地自我革新。溢达总经理马伟萍表示,当初要推行设备自动化时,心里有过隐忧。“早在数年前,制衣企业要实现自动化生产,投入的成本远高于人工成本。这是企业最大的忧虑。”

 

 

制衣行业是公认最难实现自动化替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一。传统制衣车间几乎都是这样的生产场景:几百上千台缝纫机排成棋盘式,每个缝纫机前坐一名女工,低头凝视、手脚并用。长时间低头、弯腰,会对员工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也会影响生产效率。传统生产方式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候。

多年前,要传统纺织企业投入大笔资金推动自动化设备改革,需要极大的勇气。马伟萍回忆了一次让她颇有感触的经历。当时,企业有人提出要购置一台自动扫地机用于车间清洁,费用约为17万元。同时期,员工月收入不过1800元左右,清洁工的月收入甚至不到1800元。对比下来,投入自动扫地机的成本远高于人工成本。不过,集团管理层最终还是同意购置。

钱花出去了,效果如何,她要亲自看看。

当马伟萍来到车间,发现“扫地机清洁效率、效果都优于人工,其次是车间环境干净了,也不会把布料弄脏,保证成品品质”。扫地机到位后,工人劳动强度降低,车间清洁岗位缩减30人,人员经整合后重新安排岗位,37名员工受益。

由一个小改革开始,溢达开启了自动化改革之路,设立卓越工程部和设备研发中心,专攻设备智能制造。“刚开始制衣行业自动化设备还是相对较少,符合制衣实际生产需要的就更少。”马伟萍举了一个例子,当时溢达购入自动穿综机,由于分辨率低,机器无法辨识原色和白色而无法完成自动穿综。技术尚不成熟成型,员工操作使用不便,成为溢达自动化改革的瓶颈。

 

自动化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需要内外合力

在传统纺织行业,自动化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需要内外合力。“设备适应不了生产,那就和供应商一起来研发改进。员工不理解自动化,那就多引导、培训。”马伟萍介绍,在企业内部,每位一线工人都可参与技术创新和变革,600万美元/期的“创新基金”、创意2000竞赛等成为激励员工主动创新的动力。外部则是不断与设备供应商沟通、改善、研发设备,一点一滴储备技术以实现自主研发。以溢达自主研发的“大规模自动化制衣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项目为例,和传统制衣工序相比,自动化制衣效率(平均值)提升3倍,产品一次通过率提高到90%以上。

5年前,溢达一条衬衫生产线至少需要43名工人。如今,每条衬衫生产线只需要30名员工,生产效率却比之前高出40%。目前,溢达制衣梭织自动化率达到65%,针织自动化率为35%,均是行业较高水平。过去在车间“唱主角”的制衣工如今成了“打下手”,或给机器送料,或监控设备参数。

 

大手笔的投入,使溢达成为“专利富豪”

2015年是中国纺织业的寒冬。彼时,多家大型企业倒闭,触动了国人焦灼的神经。而那时,溢达站上了“佛山十大专利富豪榜”榜首。

每年投入1.9亿~2.3亿元用于设备自动化改造和新产品研发,并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广东省棉染织、后整理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设有6个实验室和1个经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物理测试中心。大手笔的投入,使溢达成为“专利富豪”:截至今年7月,溢达申请专利1393件,874件已获得授权,其中发明专利251件。

 

 

编辑整理自时代周报

相关热词搜索:富豪 佛山 专利

上一篇:中国恒天董事长张杰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突出贡献人物奖
下一篇:央视《新闻联播》点赞纺织业供给侧改革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