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棉纺行业的“喜怒哀乐”,你了解吗?
2016-01-08 15:06:42   来源:   评论:0 点击:

棉纺织行业是我国纺织工业的基础,其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纺织工业的兴衰。然而就在棉纺织行业正满怀信心,准备在十二五期间大干一场的时
 

 

棉纺织行业是我国纺织工业的基础,其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纺织工业的兴衰。然而就在棉纺织行业正满怀信心,准备在“十二五”期间大干一场的时候,却受到了棉花原料的当头一击,行业企业除面临内外经济发展趋缓的影响外,还承受着国内外棉花巨大价差的冲击。但庆幸的是,“十二五”期间在全体从业者,特别是骨干企业的带动下,棉纺织行业在很多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跟随小编来听听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王青翠讲述“十二五”期间我国棉纺织行业的“喜、怒、哀、乐”。

 

 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产品结构更加多元化

 

自动化不断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国棉纺织行业产品调整步伐加快,规模集约化、生产自动化程度继续提高,粗细联、细络联等先进设备占有率不断增加,同时集聚纺、高速转杯纺、喷气涡流纺等新型纺纱技术应用面持续扩大。

数据显示,随着自动化、智能化的不断提高,如在江苏大生集团,打造了一个全流程数字化车间,万锭用工在20人以下。“十二五”期间,我国棉纺织行业万锭用工基本保持在60人左右。

 

非棉纤维应用增多
 
 

除了生产自动化的不断提高外,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棉纺织行业对非棉纤维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棉纺织产品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非棉纤维的增多,一方面是受到棉花原料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化纤产品的研发速度加快,科技水平也不断提高。

据统计,“十二五”末,我国棉纺织行业棉花的使用比例由“十一五”的高于50%下降至约36%。王青翠表示,棉纺产品的多元化能够有效降低棉花原料对企业的冲击,同时也提升了棉纺织企业的竞争力,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

 

加大品牌建设力度
 
 

与此同时,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棉纺织行业在品牌建设方面,成绩也十分突出,共推荐了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品牌51个,设立棉纺织相关集群20个。

 

产业向东南亚、新疆转移
 
 

“十二五”期间,我国棉纺织行业在区域化转移方面呈现出新的变化。一部分棉纺织企业向东南亚进行转移,另一部分则向新疆转移。向东南亚转移的企业主要寻求更低生产成本和贸易环境优势,而向新疆转移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政策上的优势。

 

 棉花收储政策引争议,棉花质量状况成“心病”

 

毫无疑问,“十二五”期间,最让纺织行业“痛心”的一件事非“棉花临时收储政策”莫属。

 

进口纱抢占中低端市场
 
 

2011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并于2011年9月份开始实行,我国棉花也由此进入了三年的棉花收储时代。这项政策虽然有效稳定了我国棉花价格,但是造成了国内外棉价的倒挂,直接导致了印度、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价格低廉的进口纱迅速占领我国棉纱市场,我国生产中粗号棉纱的企业岌岌可危。“十一五”期间,我国平均每一年的进口纱只有约40万t,而仅2015年,我国进口纱就达到了约250万t。

 

棉花质量、种植面积持续下降
 
 

事实上,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也使我国棉花质量状况持续下滑,生产高端棉纱产品的企业甚至到了无棉可纺的地步。现在部分棉纺织企业为了纺出高品质的产品,都是采用国外进口棉花。同时,棉花的种植面积也在年年减少。

 

 内外需求动力不足,中小企业任重道远

 

“十二五”期间,国内外需求不足,也成为了制约棉纺织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受棉价差以及棉花质量制约,另一方面国内外市场需求动力明显不足。在多重因素的制约下,我国棉纺织企业举步维艰,而中小型企业产品同质化情况严重,对这些企业而言,这几年就是一场“噩梦”。

通过棉协调研发现,在多重因素的制约下,有两种类型的企业能够实现较好的发展。一类是大型骨干企业。他们依靠强大的内功,产品结构调整迅速,加上具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销售渠道,还能承受得住多重因素的冲击,能够较好地实现稳步发展。另一类就是具有特色产品的企业,但毕竟是少数。

 

 棉花政策回归市场,“高征低扣”终“破冰”

 

在“十二五”即将收尾的阶段,我国棉纺织行业终于迎来两件大快人心的喜事。

 

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取消
 
 

2014年,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终宣布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效果明显,棉价已开始与市场接轨,国内外棉价差距正在缩小,行业市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并且要不断提高棉花质量,使棉花产业真正走向市场化。

 

“高征低扣”终“破冰”
 
 

2014年,安徽省率先将皮棉、棉纱纳入了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范围,即棉纺企业所使用的皮棉可以按照纺织品适用税率17%进行计算抵扣。至此,困扰棉纺织行业长达二十多年的“高征低扣”问题终于有所松动。从目前来看,除了安徽外,湖南、浙江、山东、陕西、江西、江苏等地区也先后启动了“高征低扣”改革方案。

王青翠表示,尽管“高征低扣”改革取得了突破,但是一些细节问题还需不断完善。建议实行见票抵扣,将棉花增值税的适用税率调整为17%,可简化相应程序、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来自网上轻纺城

思辰编辑整理仅供学习交流


相关热词搜索:棉纺 行业

上一篇:“十三五”中国纺机的机遇、挑战及重点发展方向
下一篇:倒逼落后产能,布局全球市场 看棉纺产业多元化转移之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