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猫•三友杯”’纺织器材专件智能驱动专题论坛召开
2019-07-09 16:11:06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三年来,一群追梦人围绕智能化,不断创新,践行科技、时尚、绿色新定位,致力于描绘纺织行业智能制造、智慧发展动态图卷!今天,八朝古都—

 

三年来,一群追梦人围绕“智能化”,不断创新,践行“科技、时尚、绿色”新定位,致力于描绘纺织行业智能制造、智慧发展动态图卷!

今天,八朝古都——开封再次迎来了这群追梦人!他们共同探索纺织器材专件“智能化”融合创新路径,智能化联盟开封启封,智能化会议汴梁思变!

 

 

2019年7月5日,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全国纺织器材科技信息中心、《纺织器材》杂志社、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主办的“金猫·三友杯”2019’纺织器材专件智能驱动与融合创新专题论坛在河南开封拉开帷幕。

 

▲ 会议现场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总工程师李毅,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高惠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信息化部主任翟燕驹,全国纺织器材科技信息中心、《纺织器材》杂志社社长、主编秋黎凤,河南省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张先顺,常务会长袁建龙,执行会长杨润凯等行业领导,2018年度纺织器材标准化先进工作者的代表,纺织器材智能化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成员单位及专家委员会的代表,以及300多名来自全国纺织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围绕“智能驱动  融合创新”这一主题展开深度探讨与交流,通过专题论坛、专家讲座、新品展示等形式,搭建产学研交流对接平台,助力纺织器材专件智能化发展!会议得到了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浙江三友塑业股份有限公司、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棉纺专件产品事业部、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常德经纬摇架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八一纺织器材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开 幕 致 辞

 
 
 

凝聚共识,开启新征程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高惠芳,河南省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张先顺,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崇明,浙江三友塑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克亮先后为本次论坛致辞。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高惠芳代表主办方对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她表示,学会作为中国科协所属204家全国学会之一,近年来积极参与了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先进材料、军民融合等3个学会联合体建设。在基础研究工作中发现:我国纺织产业制造技术从自动化、数字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已经起步,并取得初步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制约我国纺织产业领域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纺织企业的传统工业思维、纺织人才队伍和科技资源薄弱、纺织智能制造研发投入不足、纺织智能制造软硬件基础能力弱、跨领域协同不够等。学会将发挥产学研才金用等的桥梁纽带作用,为纺织科技工作者服务,推动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张先顺代表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张会长表示,本次论坛对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再造核心竞争力,打造企业新动能,进一步推动纺织企业向“科技、时尚、绿色”方向发展意义重大。当前纺织行业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和市场风险,如何突围是每一个纺织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次论坛给纺织企业提供了一个交流突破的机会。河南纺织工业是河南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2018年与1978年相比,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由190家发展到1518家,纱线由107万锭增加到目前的2000万枚,纱产量由16万吨增长到345万吨,坯布产量由7.4亿米增加到25.5亿米,化纤产量由1万吨增加到55.7万吨,主营业务收入由19亿元增加到3935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省纺织人的辛勤劳动和大力支持。

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崇明很高兴能够与纺织各界朋友们齐聚开封,共同探讨纺织创新、器材专件智能化的大事。重庆金猫是一个老字号企业,明年将迎来60周年。杨董说,自60年前,我们就选择了纺织,选择了坚守与坚持,选择了与广大纺织人共呼吸、同命运。正是由于几十年的坚守与坚持,不离不弃、专注器材专件,才有了今天的金猫,才打下了金猫人的一片天地,才拥有了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才有资格和世界顶级品牌同台过招、比拼,为我们中国人在国际舞台迎来尊严。无论形势好坏,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要让金猫产品的价值在纺织企业中体现,且实现价值最大化,要让金猫成为首选品牌。当前,行业形势急剧变化,但不论怎么变化,我坚信纺织是个日不落产业,金猫也将一直坚守这个行业,打造百年金猫,同时金猫是有梦想有追求的企业,我们将永远站在这里与纺织人一起为实现纺织强国梦共同奋斗。

 

浙江三友塑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克亮致辞时表示,主机行业高速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迅速,对器材专件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次论坛提出“智能驱动、融合创新”这一主题给器材专件行业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开出了一剂良方。三友作为专业生产塑料纱管的器材企业,近三年来,围绕“智能驱动、标准引领”推动制造装备改造,以标准化建设促进产品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共投资5000多万元完成了设备改造和非标自动化装备改造,基本完成了智能化车间建设,申报了50多项技术专利,修订了多项技术标准,被授予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制定单位,启动了浙江省“品”字标的申报工作。三友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鼎力支持,三友将以行业标杆企业为榜样,为纺织工业的稳健发展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会议分别由全国纺织器材科技信息中心主任、《纺织器材》主编秋黎凤、东华大学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汪军教授和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执行会长杨润凯主持。
 

 
 
 

专 题 报 告

 
 
 

智能赋能,加速行业转型升级

本次专题论坛的报告聚焦应用落地,从不同角度对“智能+”机遇与挑战作出了深刻阐释和生动演绎,深入探讨行业智能化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最佳实践,围绕纺织企业智能化发展趋势、新技术新工艺、落地案例、降本等展开,力求为纺织企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报告题目:《从纺机展看纺织机械与专用基础件的发展趋势》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总工程师李毅重点对ITMA2018国际纺机展展品进行综述,介绍了展会的总体情况,从纺纱设备、针织设备、印染设备等方面的创新技术进行了重点探讨,并对ITMA2019中的一些创新产品进行了介绍。从绿色环保、资源再利用技术与设备,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新技术和新装备,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纺织机械的发展亮点;对我国国产专用基础件产品的最新技术水平做了分析。指出:装备是纺织工业发展的基础,绿色环保、智能化、信息化和新功能是近年来纺织机械的发展亮点;设备功能的拓展、参数的突破、性能的提高是贯穿纺织机械发展历程的主要竞争点,需要多学科、跨领域技术的融合和创新;多数领域的国产装备仍与世界领先水平有差距,国内一流专用基础件制造企业产品制造精度高、一致好,具有原创技术,产品适应性强,能紧跟主机发展趋势,并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但行业需要为适应未来纺织数字化发展奠定人才基础、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报告题目:《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趋势及重点》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信息化部主任/中国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联盟理事长翟燕驹介绍了对两化融合的新认识,并从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主攻方向——智能制造,现阶段重点——工业互联网和纺织行业两化融合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重点探讨。① 智能制造是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现阶段重点是发展工业互联网;② 纺织行业两化融合总体处于单项覆盖发展阶段和由数字化向网络化发展过渡阶段,部分优势企业已达到或基本达到集成提升与创新突破发展阶段;③ 智能制造的核心单元是数字化车间,而数字化车间的关键是:制造活动对象数字化、数据的自动采集与互通互联、制造执行管理的信息化(部署MES);④ 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核心,纺织行业将重点打造四类工业互联网平台;⑤ 展望未来,数据将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行业两化融合将继续朝着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这一方向进一步发展。

 

报告题目:《高速耐磨钢丝圈钢领开发及纱线质量控制》

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赵仁兵从两者形状设计保证精准配合、表面处理达到减摩耐磨、材料及机械加工保证精度四方面详细介绍了高速耐磨钢丝圈钢领开发的主要内容;立足行业提高纺纱质量和适用于集体落纱的两大需求,运用实例详细论述了挂花、毛羽、纺纱断头、棉结等产生的原因及通过选择不同类型、不同规格钢领、钢丝圈进行纠正的方法和应用效果。同时,针对集体落纱专用钢领进行开发,通过钢丝圈选配,使留头率增加98.5%、断头率减少30%。

 

报告题目:《粗纱落管原因探析及增加细纱卷绕容量的方法》

纱管结构的持续优化改进关系到粗细联可靠、高效和高质量运行,浙江三友塑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云卿从主机设计、生产现场、吊锭及粗纱管4方面分析了粗细联主机上粗纱管掉落的原因,粗纱管设计的改进方法,以环锭纺用传统205 mm经纱管为例,卷绕形状重新设计,并从强度、振幅、能耗、应用过程中是否产生跳管和断裂等方面问题,用6年的数据给出了答案:即纱管质量轻,可卷绕约6000 m纱线,每落纱延长约40 min,且节能。

 

报告题目:《纺纱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创新方向的思考》

纺之缘工作室高级工程师倪远从纺纱自动化和信息化应用方面,阐述“纺机装备研发与工艺技术路线的结合度将对研发成效和产品性价比起到决定性的影响”这一观点。从纺纱辅助环节机械化自动化应用的三个方面,提出“判断自动化项目优劣的首要准则就是工艺技术路线是否选择合理”的方法;拓展纺纱工程信息化应用深度和广度,也应着重研究工艺技术路线;介绍了若干纺纱自动化信息化的创新应用实例,将纺纱信息化智能化分解为,纺纱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纺纱辅助信息化智能化和纺纱主体工程信息化智能化,提出应加强对基础信息采集的研究,并对信息化智能化应用进行论证,多方协作提升纺纱技术工业化能级很有必要。最后,介绍了ITMA2019展出设备的基本情况及极具亮点的新产品。

 

 

报告题目:《现代纺纱工艺改进和提高棉纱质量的陷阱和误区》

新疆沃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熊伟通过试验数据说明提高质量不能紧靠工艺参数改进,原料、纺纱器材、纺纱条件、纺纱管理才是改变棉纱质量疵点的关键,并详细列举了47个纺纱误区具体纺纱数据进行支撑说明。指出:① 纺纱工艺参数设置与变化必须符合和满足纺纱厂的实际;② 纺纱厂的工艺参数变化与控制必须结合纺纱厂原料状况变化、设备状况变化、纺纱器材质量变化、车间环境变化、品种变化、最终产品质量需要;③ 纺纱工艺参数的改变与推广运用必须符合本纺纱厂的纺纱管理和纺纱质量控制需要;④ 纺纱工艺配制必须是棉纱质量具有长期且稳定一致性;⑤ 纺纱厂工艺的设置必须满足纺纱成本、棉纱疵点控制、织物质量控制需要,不应该为了棉纱指标而使用极限纺纱工艺;⑥ 高大上的纺纱工艺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实施的,范围小而窄,不具备推广运用性;⑦ 纺纱设备和纺纱技术的进步发展,纺纱工艺正在弱化,纺纱管理趋于简单,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

 

报告题目:《纤维运动探讨》

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肖光伟从梳理过程中的牵伸点、分离点、排除点和转移点4个方面分析纤维的运动。报告中指出增加对块状纤维的握持能力,有利于纤维的开松,但握持能力过大会对纤维造成纤维损伤,短绒增加;分梳作用的关键是要保证气流的稳定性、针布的穿透性、束状纤维的可控性、单纤维的释放性;短绒的排除主要随气流运动,与切割气流附面层的厚度、气流大小、压强变化值有关。他认为控制纤维的运动轨迹,有利于提高纤维的分梳及棉结、杂质、短绒的排除,同时减少纤维的损伤,通过对纤维运动轨迹的理解,有利于减少在梳理过程中棉结的产生。

 

报告题目:《全流程智能纺纱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武汉裕大华纺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卫江介绍了裕大华集团的基本情况及建设全流程智能纺纱新模式将对行业转型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从关键纺纱装备存在的短板、纺纱物流运输存在间断、生产管理信息存在孤岛三大行业痛点解读攻克纺纱行业发展痛点的迫切需求,并从建设内容、建设实施思路、实施方案、关键装备技术攻关、建设实施效果等6方面探讨裕大华全流程智能纺纱项目的建设。该项目系国内首创,是引进全流程智能纺纱装备、智能物流、智能远程运维和管理系统、全流程自动回花收付系统、全流程智能质量追溯系统的最新科研成果。卫总最后用一段精彩的视频展现了该项目全流程生产过程。

 

报告题目:《智能制造  驱动产品升级换代》

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棉纺专件产品事业部锭子厂高级工程师王亮提出经纬专件做好产品的关键是智能制造。重点从工艺优化、智能装配等入手,探讨锭子、罗拉、上罗拉轴承及钢领4大产品升级换代的实际行动及新成效,并以各大纺织企业的实际纺纱案例进行验证。指出:通过投入高精度设备、自动化单元,使锭子高速、重载、免维护;以全自动、高精度生产线等,实现系列罗拉产品优势及纺纱优势;采用“等游隙”装配工艺等措施,发展高品质、多元化上罗拉轴承产品;经纬钢领在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进行了全方位整改,产品品质在一致性、稳定性提升。

 

 

报告题目:《浅谈纱厂智能化与效益》

许昌裕丰纺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双虎分享了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总体思路,强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的新一代棉纺设备和智能系统有利于调整纺织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品质,促进自主创新。并以裕丰为例介绍了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的具体情况,包括粗细联轨道输送系统、智能化吹吸风系统、e系统自动检测、空调自动调节系统、配电室自动抄表系统智能装备应用及大数据处理技术应用,把新建的工厂打造成自动化、连续化、信息化的智慧工厂。对比实施智能化改造前后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强调纺织企业未来发展的两大方向:① 高端的智能装备、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严格的品质理念是关键;② 在智能纺纱技术地位及其关键技术方面,纺纱过程需要进一步连续化、纺纱质量监控要智能化等。

 

报告题目:《WRC-TH65型铝衬管胶辊的研制及纺纱应用实践》

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曹恒坤从抗静电、抗粘附、抗水雾、表面磨砺、抗磨损等理论要点分析胶辊在配方设计中的基本要求,分享了WRC-TH65型铝衬管胶辊的研制方法,探讨胶辊主体材料改性的途径,介绍了该胶辊的性能特征,通过该胶辊在多家知名企业的使用案例和成纱数据证明其纺纱效果及耐磨性能。实践证明,WRC-TH65型铝衬管胶辊抗静电、抗缠绕、耐磨,适应现代纺纱型式、纺纱工艺、纺纱品种。

 

报告题目:《纺纱关键工序大数据的应用》

设备智能化、系统信息化是实现纺纱大数据的基础,智能纺纱要实现对传统纺纱体力劳动、技能劳动、脑力劳动,经验智慧的替代。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圣明指出纺纱大数据包含:① 智能配棉、成纱质量预测;② 纺纱流程及智能工艺;③ 订单管理、智能生产排程;④ 设备、专件生命周期管理;⑤ 在线质量的控制;⑥ 员工绩效管理;⑦ 温湿度的自动控制;⑧ 能耗的智能分析控制。纺纱大数据来源于纤维、设备、工艺、能耗、生产、环境等各个方面以及纺纱全流程,并列举了纺纱大数据的应用案例,包括全流程生产信息与数据的集成及分析、在线管理数据应用分析及员工绩效管理、灵活高效智能排单和工单处理系统、机物料的生命周期内产品质量监控、全面质量在线监控追溯系统、智能空调控制、能源智能监控等,有效提高了管理层、设备员工及操作员工的工作效率。重点介绍了细纱工序大数据的应用,包括细纱在线监测的应用,揩车周期和专件使用寿命的监控,环境温湿度的监控,停台、运转率、效率、产量、能耗的监控,质量专家系统的应用。最后,杨总对智能纺大数据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报告题目:《摇架智能制造  纺织转型升级》

摇架是牵伸系统中重要的专件之一。常德经纬摇架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郭洲介绍了YJ200/210系列细纱弹簧摇架、QYJ30A系列气加压摇架,YJ40系列粗纱弹簧摇架等的技术创新与优势,以视频呈现了摇架智能制造的生产现场。探讨了摇架压力配比与成纱质量、压力与能耗的关系,并提出摇架使用建议。握持力和牵伸力的合理配比,合理的选配摇架压力,有助于纱线的合理牵伸,提升纱线品质,节能增效;建议摇架工作高度:YJ2系列环锭纺为3 mm~3.5mm,集聚纺为2 mm~2.5 mm;YJ200/210-145系列环锭纺为7 mm~7.5 mm,集聚纺为6 mm~6.5 mm。

 

报告题目:《织造车间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与实践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织布二厂厂长殷翠红介绍了鲁泰纺织在自动化方面采用代步平衡车、AGV自动运输、自动穿经机、自动抽纬等,在信息化方面采用中控在线检测、APS自动排产、生产流程管理、疵布快速反馈等的管理经验,通过信息化、自动化的建设使员工轻松工作、高效工作。强调使用代步平衡车需考虑安全因素、骑行规则、巡回操作,要能进行纬停和经停处理,还应建立操作标准法;基于车间生产现状开发的运经轴AGV自动运输系统,采用无轨运输,激光导航;器材清洁对穿筘机影响很大,为此鲁泰引进了全自动器材清洗机,液体清洗、热风烘干、压缩空气吹干,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清洁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她强调,鲁泰纺织将坚持“改善无处不在”的精益生产理念,将当今高速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技术融合应用到纺织生产,未来,“智”造才能助推纺织行业新跨越。

 

报告题目:《成纱牵伸波与机械波形成与胶圈钳口工作状态对应关系探讨》

安徽八一纺织器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文皖认为实现纺纱工艺智能化核心是各工艺环节或纺专器材技术性能的稳定性。他强调了胶圈在纺纱工艺过程中的重要性、特殊性及探讨的意义,通过对胶圈弹性钳口的受力分析,指出胶圈运行过程中,技术关键是与中下罗拉同步,但受其内外表面摩擦因数、周长、表面状态、物理性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比较分上销问题引起的机械波、60 cm和2 m左右牵伸波、50 cm与70 cm左右机械波,调整胶圈有关技术性能引起的机械波等4类纺纱机械波实例,指出:胶圈钳口牵伸区域工作状态,与成纱牵伸波或机械波有密切对应关系;强调为满足或达到纺纱工艺智能化的需求,上下胶圈有关技术性能和质量标准,以及引起牵伸波或机械波的具体形成机理,都要进一步分析探讨。

 

报告题目:《器材专件智能化开发探讨》

京众仁智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广喜在报告中提出为设备解困、为智能纺纱提供能源,芯片+器材是最佳选择之一。纺纱生产过程中自动化控制技术包括驱动控制、生产管理、工序输送、工程控制。他提出断纱检测、粗纱停喂等检测、控制单元及纺纱过程质量追溯系统面临的问题是成本压力和安装位置以及专用芯片如何实现与器材专件的一体化,针对这一问题可嫁接射频识别系统(RFID)、射频识别系统(RFID)、微机电系统(MEMS)、无线电源系统(RF)。此外,还介绍了专用芯片的结构与功能,因其体积小,易于与现有纺纱器材结合,可形成电子器材,是器材智能化发展的基础。

 

报告题目:《智能落纱小车对细纱机短车的适用探讨》

青岛艾菲特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尚鹏辉依据目前细纱工序遇到的问题,认为机器换人、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减员增效是国内众多纺纱企业面临的必然选择。他介绍了A-06落纱小车的7大技术特点,依据纺织企业实际使用案例,详细分析改造落纱小车的优势,即:改造成本低、减少用工效果明显、减少落纱停台时间、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留头率、降低落纱人员的技术要求,提高生产效率、便于车间管理、改善企业形象等。从改造投资成本及后期维护方面来看,采用智能落纱小车的回收周期短、见效快,相比短车集体落纱有一定优势;在减少用工、提高设备生产效率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同时精心的维护和保养,才能更好地发挥设备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报告题目:《色纺纱特点及控制要求》

新疆雅戈尔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巢湖雅戈尔色纺科技有限公司总监罗丰稔从色纺纱的特点入手,就流程、接单要求、纺纱环节与坯纱的不同点、行业标准、明显色结、色牢度、通用指标、生产与计划的控制、染棉及颜色的控制和质量注意事项等方面分析了色纺纱生产中的控制要求,并探讨了智能数码纺纱的必要性及实施措施。在色纺纱生产中,接单要求应放在第一位,是重中之重的,应根据客户风格、颜色要求、布种要求进行生产;智能数码纺纱可将设备和用户联接起来,实现云端控制,实现人机互通;高产梳棉机、全自动落纱机、智能清纱器、细纱单锭控制、自动打包机等智能化设备可以帮助纺织企业减少人工、提高效率,而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揭 牌 颁 奖

 
 
 

互联互通,抱团前行

树立典范,标准引领

 

会议期间,举行了纺织器材智能化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揭牌仪式。由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总工程师李毅,陕西纺织器材研究所所长秋黎凤为联盟揭牌,联盟的成立将推动智能制造技术和纺织装备与器材、专件融合,促进纺织器材专件的智能化技术发展。


▲ 联盟揭牌仪式(点击放大)

 

2018年度纺织器材标准化先进工作者颁奖典礼同期举行,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综合办主任、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静怡与纺织器材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秋黎凤为获奖者颁奖。

 

▲ 2018年度纺织器材标准化先进工作者

 

 
 
 

新品展示区花絮

 
 

 



 

 

 
 
 

会 议 总 结

 
 

 

智能驱动,融合创新

 

全国纺织器材科技信息中心主任、《纺织器材》主编秋黎凤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她说,此次论坛,是我们与“智能化”的第三次约会。两年前,我们在这里创新性提出并探讨“纺织器材专件智能化”;2018,我们围绕智能制造,技术升级,绿色生产,展开交流、研讨;今年,我们同样在这里成立纺织器材智能化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对纺织器材标准化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以实施智能化的先行企业为示范,集中展示纺织业如何融合创新、实施智能制造、实现智慧发展,如何持续打造纺织产业新动能。
 

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助力行业走深走实

在本次论坛上,有行业领导和技术权威,他们高屋建瓴,敏锐探析当前发展瓶颈、未来发展趋势,思考创新方向,探讨行业发展共性问题。纺织智能化的发展必然需要多学科、跨领域的技术融合与创新,纺织器材专件的智能化必将成为纺织行业智能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他们为我们理清方向。

在本次论坛上,有经验丰富的纺织企业专家,他们所在企业的智能化实践值得借鉴与学习:纺纱关键工序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全流程智能纺纱关键技术,智能化与效益的互相影响,织造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与实践,现代纺纱工艺与提高棉纱质量相结合,智能数码色纺的控制要求等,这些优秀纺织企业的实践经验是宝贵的财富,他们是智能化的先行者,用实际行动丈量出我们与“智能化”的距离——他们为我们树立信心。

在本次论坛上,有来自制造企业的专家,他们以纺织企业需求为己任,围绕智能制造驱动产品升级换代和高质量发展,加大研发力度,展示最新产品,介绍应用窍门,梳理常见问题,总结选配经验;通过本次论坛器材专件智能化路径更加清晰,热点产品、革新产品亦成为本次会议的亮点,为纺织企业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助力——他们为我们奠定基础。

 

智能驱动,互联互通,推动行业融合发展

借论坛开展之机,我们成立了纺织器材智能化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并举行了揭牌仪式,召开了首次工作会议。联盟的成立,是行业互联互通的明证,是时势所需,更是众望所归。

联盟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纺织器材及制造工艺技术和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智能制造技术和纺织装备与器材、专件融合,满足纺织设备技术提升和进步需求为宗旨。为联盟成员单位优先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促进纺织行业实现省电省工、节能降耗、提升品质、严控标准的目标,助力纺织企业构建信息系统,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

今后,作为联盟的发起方之一,我们将更积极地征集行业需求,聚焦核心技术,增强渠道建设,智能驱动,抱团前行,不断拓展互惠合作的范围、层次和方式,与大家共同打造联盟品牌。

 

创新分享,交流互鉴,共创行业绚丽明天

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智能制造不可或缺的法宝,更是企业的生命线。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从来不是孤军奋战,“金猫•三友杯”2019’纺织器材专件智能驱动与融合创新专题论坛正是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创新分享、交流互鉴的平台。尤其是连续3年智能化会议的召开,让我们在这个平台上,用创新引擎智能,始终保持澎湃动力,践行“科技、时尚、绿色”的纺织新定位!

创新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智能化探索与实践永无止境。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与会代表的智慧结晶让我们在行业智能化发展的道路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行业智能化定会得到更多重视,凝聚更多共识,启发更多落地技术,收获更多智能化成果。我们会以智能化学术论坛为平台,以纺织器材智能化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为抓手,群策群力,融合创新,开辟探索,破解瓶颈,走深走实,共创明天!

 

本文为"纺织器材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纺织器材智能化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开封“启封”
下一篇:54个纺织领域列入鼓励外商投资目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