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红领服饰的大数据转型之路
2015-03-23 16:58:21   来源:   评论:0 点击:

 
 
 

编者按:从表面上看,纺织服装因为技术创新、电子商务发展,销售模式呈现多元化,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其中不变的是不断追求高品质的本质,变化的则是人们对纺织服装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此文是从“互联网+”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全面落地角度,探讨企业的转型,供大家参考借鉴。

 
 

 

自创立以来,红领服饰一直从事服装生产业务,已有二十年。2014年,以零库存实现150%的业绩增长;实现了大规模定制生产,每天都能够设计、生产2 000种完全不同的个性化定制产品;同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一套大数据信息系统,任何一项数据的变动都能驱动其余9 000多项数据的同步变动。

红领服饰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服装企业,它脱离了服装行业价格竞争的泥淖,它的高附加值在服装行业里显得卓尔不群,而它最赖以发展的武器,是数据驱动的信息化体系。

 

高端定制路线

 

“合身”,这个词摆在服装行业身经百战的企业家面前,或许不值一提,但它背后所包含的审美意识绝不能被轻易忽视。如果你不能满足越来越多元的着装需求,消费者就会离开。中国的传统服装企业在国外时尚服装品牌和互联网电商品牌的双重冲击下节节败退,库存滞销,这一点可能是最大的原因。

 

 

红领则与这一切无关。他们走了一条更加极端的定制路线,生产的每一件衣服从生成订单前,就已经销售出去,这在成本上只比批量制造高10%,但收益却能达到两倍以上。红领有一套完善的大数据信息系统,目前每天能够完成2 000件完全不同的定制服装生产。任何一个红领的顾客,只需要一周内就能拿到所需的衣服,而传统模式下却需要3个月~6个月。

 

数据驱动信息化体系

 

 

定制的第一步是量体采集数据下订单。量体过程只需要5 min,采集19个部位的数据。然后顾客对面料、花型、刺绣等几十项设计细节进行选择,或让系统根据大数据分析自动匹配。细节敲定,订单传输到数据平台后,系统会自动完成版型匹配,并传输到生产部门。

 

 

每一位工人都有一台电脑识别终端,这是他们工作最依赖的工具,所有的流程信息传递都在这上面进行。接到订单后,他们会核对所有细节,然后录入到一张电子标签上,这张电子标签是这套衣服的“身份证”,将伴随这套衣服生产的整个过程。随后的所有环节,每一位工人的第一项动作就是扫描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并根据其中显示的要求进行自动裁剪或细节处理,直到生产完成通过快递寄送至全球任何角落。

整个定制生产流程,称为红领西服个性化定制(RCMTM),包含20多个子系统,全部以数据驱动运营。这一套系统是基于红领过去十年200多万定制顾客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后研发设计的,每一项数据的变化都会同时驱动9 666个数据的同步变化。

正是基于这一套系统,红领的员工才能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人人都是设计师,“每件西服都是一个故事,从他们的衣服上可以猜测这背后大概是什么样的人穿,甚至以什么样的心情来穿。”

 

 

多品牌多渠道运作

 

 

“低成本+低价格+渠道”金字塔不是制造业的长期出路,只有高附加值才能有可持续发展。红领服饰在充分利用了规模化定制的基础上,走多品牌运作的道路。在红领之外,推出更加多样化的定制品牌,包括针对婚庆礼服市场推出的R·PRINCE(瑞璞)品牌,国际化定制品牌CAMEO,以及最新推出的Cotte品牌。在定制形式上,在门店和预约上门两种量体下单方式外,还实现了O2O的模式,可直接通过App或者电脑进行在线设计下单。

 

 

 

2014年是红领收获果实的一年,也是名声大显的一年。经历了十多年定制模式探索,红领已经彻底完成了从服装企业到数据型制造企业的转型,与其说红领是一家服装企业,不如说服装只是红领的壳,它的内里其实已经是一家大数据企业。它已经成为被学习、模仿、试图超越而未能成功的标杆对象。这正是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必须跨过的坎,从大规模制造转为大规模定制,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最佳体验,红领做到,是其心无旁骛,几年磨一剑的结晶。量体数据只有与其大数据系统配合才有意义。

对中国制造业的企业而言,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是一个比天还要大的命题,红领已经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道路。这条路上荆棘重重,但无疑是一条可以看到对岸的道路。

 

 

 

 

相关热词搜索:转型 服饰 数据

上一篇:2015春夏流行趋势,还不快戳进来
下一篇:棉花种植面积下降 能否带动需求上涨?

分享到: 收藏